《南洋问题研究》
一、国家动力:南洋华侨教育纳入晚清领事保护机制的原因
(一)清政府对近代西方领事保护制度的适应与南洋设领概况
(二)近代西方殖民体系下晚清政府将华侨教育纳入领事保护的历史转向
1. 维护封建意识形态
2. 引入华侨人才
3. 迎合华侨呼吁,改善南洋华侨教育生态
二、实践路径:晚清领事推进南洋华侨教育的活动
(一)调查华侨学务,声教讫于四海
(二)领事捐资倡助,扶植侨校开办
(三)选送优秀侨生回国升学
三、晚清领事侨教实践的成效
(一)改善南洋华侨教育生态,提振华侨中华文化自信
(二)顺应时代情势变化,丰富领事保护机制
(三)培养华侨效忠晚清,但最终事与愿违
四、结 论
文章摘要:近代中国被迫进入西方国际法体系,使得晚清政府接触了领事保护制度,并从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实践。清政府主动利用领事保护发展南洋华侨教育就是这一过程的例证。晚清领事保护促进南洋华侨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增强南洋华侨的中华文化认同、改善南洋侨教生态、延续封建专制统治。经过清廷领事官员的努力,领事保护改善了南洋华侨教育生态并提振了华侨的中华文化自信。同时,这一实践也丰富了近代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内涵,为中国领事保护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清政府希望利用领事保护促进侨教以培养华侨效忠思想却事与愿违。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接受近代教育的华侨子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埋葬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K252;D829;D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