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问题研究

综合新闻

年营业额800万的IT大佬!就是南洋理工的这位师兄

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20

从计算机小白到程序大佬,

他用了8年。

从职场新人到年营业额800万的创业公司总经理,

他用了5年。

他是南洋理工2012级信息工程学院师兄陈伟健。

和他合作过的创业伙伴提起他纷纷赞赏不已,有人说,他是少有的集产品经理、架构师、工程师为一体的创业者,还带有品牌和公关思维,这很难得。

#1埋首钻研 练习成就精通

陈伟健接触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知识比多数人早了许多。2009年,陈伟健还在读初三,就在互联网偶然接触到了站长圈(讨论建立、运营、推广网站相关话题的网络社群),结识了一群朋友,便对网站的建立产生了浓厚兴趣。

“没有太体系化地去学习一些技术,最早只是学一些建网站的有关知识。”但陈伟健学得很快,不久他就可以和朋友一起在网上接单。建立网站、制作站长论坛、导航等业务,陈伟健都能轻松应对。时间久了,陈伟健就和朋友们组成了颇有默契的团队,这也是他后来的工作室雏形。

也因此,高中毕业后,陈伟健根据自己的兴趣报考了计算机专业,顺利入读南洋。

大学期间,陈伟健一直埋首学习计算机技术。谈到如何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陈伟健强调:“即使是在大学,也应该以自学为主。”实践应用需要大量时间精力,这是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学生哪怕是跟着老师逐步去操作,但是不理解其中的理论以及背后的技术逻辑的话,那你只是学到了一个应用,而不会去举一反三地变通,理论逻辑比应用更重要。

但被问及创业初期的困难时,他回答得风轻云淡:“说不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更谈不上克服。”在他看来,任何能被解决的问题都算不上困难。

“每天起不来床那也是一种困难,这要看你怎么定义它,只有在你认为它是困难的时候困难才会把你难住,也不要说什么克服困难,这未免太玻璃心了,只能说打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仅此而已。”

虽然这样的回答在旁人看来有些“凡尔赛”,但这也是让创业伙伴杨华对陈伟健青眼有加的原因之一。

杨华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陈伟健,“一个技术宅”,这是杨华对陈伟健的第一印象。

杨华向陈伟健介绍了一项搁置了半年的项目,陈伟健接手后迅速投入工作,一周就初现雏形,半个月后项目顺利上线。这次合作让杨华对他刮目相看,相继为他介绍了不少项目。

2018年,杨华有了做智能洗车创业项目的想法,电话沟通后两人一拍即合,陈伟健负责解决通讯技术,杨华负责对接供应商。

那年平安夜是项目实地测试的关键时期,最早预设的场景在现场根本派不上用场,陈伟健只能和团队一起在酒店大厅和车上临时修改程序,商议对策。平安夜当晚,大街上洋溢着节日的氛围,而陈伟健却远在离家乡千里之外的西安为修改程序彻夜不眠。整整一周,陈伟健为升级小程序调整了十余次算法。经过一番磨砻淬励,小程序正式上线。

但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拓展市场、团队运营、产品营销,无不需要大量精力和财力。陈伟健扛起大任,充当团队主心骨,一边盯着产品的稳步运营,一边带着工程师们接外包业务,补贴项目,毫无怨言。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杨华在评价陈伟健时,引用了这样一句话。陈伟健走到今天,离不开苦难的磨砺。“总结为,经历的苦难多,也就淬炼为今天胜任一切工作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