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问题研究

综合新闻

问津许柏鸣:实木家具突围受困,转型抓手在哪

来源:南洋问题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9

但其用量的权重会降低,一是市场上实木家具的整体比例会下降,二是实木这种材料在家具制品中的含量会降低,这既有部分零部件被其它材料替代的因素,也有零部件本身规格的缩小,特别是截面积的减小,这是低碳、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定制的本质不是定制,而是柔性响应,定制是柔性响应的诸多手段中最极端的手段,定制不是经济的做法,只应该奉行有限定制的原则,能不定制的就不要定制。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 许柏鸣

Q:从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来看,您觉得未来实木家具这一品类将会走向何方?会日渐萎缩吗?

不仅如此,他所带领的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已经成为非常宝贵的行业智库。从战略设计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等不同层面,提供科学和理性的认知和方法工具。我称之为家具行业的“人才黄埔军校”。

所以我们一直在给行业倡导并提供着全套知识体系的标准化零部件平台、柔性响应和输出、产品家族的构筑与动态管理,等等,这些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

2020年12月刊,FurnitureToday今日家居以《寻路中国家具》为封面话题,探索了家具行业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其中许柏鸣教授作了深度的分享。

当然,也有少部分实木企业正在突围,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总体上看也还在路上。

(2)如果要继续做套房家具,那么大型柜类家具要拿回来,即:可以植入柜类定制家具,以方便消费者获得整体解决方案,增强满意度并扩大客单价。

(1)在做好定位、确立细分市场及其价值主张的基础上,可以适度科学引入多元化材料,当然也必须打通供应链。多元化材料的植入并不意味着实木不重要,而是要充分发挥传统的实木优势。

Q:市场下滑、份额被蚕食等,您觉得当下实木家具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从企业的角度看,根本原因出在哪里?

因此,科学的设计是两者需要结合起来综合权衡选配不同的材料,如餐台面对耐高温、耐污、易清洁等理化性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岩石和玻璃等会比实木更加耐久;又如支撑类家具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部位要柔软舒适,这些都对软包有很大需求。

(3)实木这种单一材料所能承载的文化和语义学信息是有限度的,难以满足市场对时尚和情感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现有国内定制家具企业要想跨界到活动家具领域不是那么容易的,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活动家具的逆袭更难。

Q:您在2018年就曾预言:定制家具盛极之巅便是活动家具逆袭之时。三年即将过去,为什么以活动家具为主的实木套房企业,依然没有摸索出明确的突围方向?

无疑,我们都看到了实木家具一直以来存在的某些问题,但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即便是企业负责人也可能觉得无从下手,难以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切入点。那么为何转型很难?怎样找到抓手?如何看待实木家具的未来?

首先从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基点:

对于实木家具这个相对专业性和复杂度都较高的领域,笔者再次作了请教,并选择以原汁原味的问答方式,更好的呈现许教授的思考,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直接回应。

逆袭不是说活动家具企业倒过来把定制家具出身的企业全部干倒,而是说能够重新发挥出活动家具的优势,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有效抵御早期成功的定制企业在全屋宽度上对传统活动家具企业市场领地的侵蚀,同时,活动家具企业也应该是有能力延伸到柜类定制上的。

实木家具企业转型必然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两个抓手:

有一个概念要区分开来,就是成品与定制是不该对立的,未来两者一定是要融合的。

实木家具在迎面装饰性构件上完全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绝对优势,从而占有其中一部分细分市场。

我说的主要意思是事物演化的规律、历史性机会和市场条件,但能否实现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木家具企业这个群体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封面话题精选文章:

Q:实木家具企业转型,必须找到一个基点或者抓手。您觉得这个抓手会是什么?

另外,现有定制家具企业的主要提供物是衣柜和厨柜等大型附墙柜类,在国际上称作系统家具(system),这种需要紧配布置的家具与松配布置的活动家具(free standing )是两个不同的类别。

从企业的角度看,这个界定很好,不至于讨论得太泛。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是被技术性思维禁锢住了,是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识、知识和行动方案的严重缺失。具体而言,没有摆脱“囿于实木这种材料的制造业思维”。